(上海到呼和浩特物流運輸貨運配送專線)
近幾十年來,全球經濟飛速發展,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那就是全球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因此,強調保護生態環境,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物流應運而生。綠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減少資源消耗為目標,利用先進物流技術規劃和實施運輸、倉儲、裝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裝等物流活動。綠色物流是建立在現代物流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綠色化。在我國,綠色物流剛剛興起,人們對它的認識非常有限,綠色物流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筆者通過分析我國綠色物流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來得出其發展戰略。
一、我國發展綠色物流的SWOT分析
(一)優勢(Strength)
1.我國政府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在我國,人口的持續增長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對經濟建設、資源及環境的利用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因此我國的基本國策就是可持續發展。在國策的指導下,我國各級政府提出了不少綠色工程的方案,促進了企業對于綠色管理的實施。
2.我國企業和公眾的環保意識已開始形成。在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下,許多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已逐步形成。其中部分企業已具有環保意識,將生產綠色產品作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他們已經按環境標準實行清潔生產,比如海爾集團就已經建立了環境管理系統,并獲得ISO14001標準認證?梢娋G色環保意識已經得到企業和公眾的普遍認可。
3.我國現代物流發展迅速。在近幾十年里,我國現代物流發展迅速,引進了不少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管理理念,為綠色物流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二)劣勢(Weakness)
1.綠色物流的觀念還未普及。雖然環保意識日益深入人心,但綠色物流的概念在我國還未能得到普及。很多群眾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綠色物流。即使有部分企業已開始注重綠色生產,但絕大部分企業認為綠色物流只是一種環保理念,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能為企業帶來任何經濟效益,還會增加物流成本,也有些企業認為綠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和企業無關。
2.政府缺乏相關政策引導。一個國家的綠色物流發展還必須有政府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比如說綠色物流法。如今,在很多發達國家,其政府就制定了相關綠色物流的政策和法規,而且在布局上為物流的綠色化鋪平了道路。在我國,雖說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制定和頒布了許多環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規,但針對物流行業的還不是很多,造成了物流法律中環保體系的缺失。很多運用到物流領域的環境法多是義務性規范,難以調動企業實施綠色物流的積極性且無法以法律來強制企業執行。另外,物流活動涉及到眾多行業和部門,但我國各相關部門間缺乏協調和溝通,政府也未大力進行宏觀調控,導致物流資源的浪費,加劇了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3.物流復合型人才匱乏。由于我國提出綠色物流的概念沒有幾年,對它的研究也是剛剛起步,培養出具有綠色物流理念的畢業生幾乎沒有。同時,研究的內容對現實的指導意義不是很強,存在理論與應用實踐的脫節的現象。另外,目前我國物流業擁有大量具有實際操作經驗的物流從業人員,而畢業于高校、具有專業物流理論知識的人員從事物流業的時間還相當短,因此許多企業嚴重缺乏那些既具有理論知識又富有實際經驗的復合型人才,更別提這些人才還必須有著綠色物流的先進意識。復合型人才的匱乏使得企業推行綠色物流舉步維艱。
4.物流技術落后。我國物流技術和綠色要求有較大的差距。雖說部分企業已經引入了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電子數據交換(EDI)等先進的物流技術,但絕大部分企業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術手段還很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貨物跟蹤、庫存查詢等物流信息服務功能較弱,制約了物流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提高,這必然會對物流資源造成浪費。而且在機械化方面,物流機械化的程度和先進性,與綠色物流要求還有距離。在物流材料的使用上,與綠色物流倡導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
5.物流基礎設施薄弱。運輸方式之間、不同地區運輸系統之間的相互銜接的樞紐設施方面缺乏投入。運輸系統缺乏周密科學的設計,對環境的重要影響因子(如引起地球變暖的二氧化碳,嚴重污染環境和危害人體健康的含氮氧化物等)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倉儲設施落后,庫容小而分散,各種綜合性貨運樞紐、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設發展緩慢。物流中心的經濟效益不高,存在著嚴重的資源和人力的浪費,違背了綠色物流節約資源的原則。
6.值得借鑒的國內經驗少。因為綠色物流引入國內不久,因此我國成功的綠色物流發展范本還很少,而光靠借鑒國外成功的案例還是遠遠不夠的,畢竟各國的國情有著很大的差異。
(三)機會(opportunity)
1.我國整體經濟環境良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呈良好且持續的增長趨勢,為國內綠色物流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好的環境。
2.國際上的主流趨勢是發展綠色物流。綠色物流適應了世界社會發展的潮流,是全球一體化的需要。發展綠色物流成為我國企業邁向國際社會的一個契機。
3.加入世貿為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加入WTO后,世界著名的大企業紛紛入駐中國,帶來了國外先進的物流理念,這些客戶對綠色物流的需求不斷增長,他們強調綠色生產、綠色消費以及綠色流通,這就大大推動了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我國企業和公眾也會更加迅速地接受并實行綠色物流。
(四)威脅(Threat)
1.國外物流企業的競爭威脅。我國加入WTO后,國外具有先進的經營管理水平、雄厚資金、先進技術設備的物流企業,如馬士基、聯邦快遞、TNT等紛紛進入我國市場,給國內物流企業帶來巨大的沖擊甚至威脅著國內物流企業的生存。在這些國外物流企業能為客戶提供高效安全的綠色物流服務時,必然使得國內物流企業的生存空間更加薄弱。
2.綠色物流市場的需求不足。雖然我國物流市場潛力巨大,但由于綠色物流觀念還未普及,企業和大眾對于物流環保方面的要求很低,因此也造成了一些已推行綠色物流企業的卻步。畢竟,需求才是推動供給的關鍵因素。
3.對于物流人才的爭奪激烈。面對現代物流的迅猛發展,物流專業人員的增長相對不足,綠色物流人才更加稀缺,而現代物流業的人才爭奪現象十分突出。相比較而言,外企對人才更有吸引力,占有較強的優勢,而對于起步較晚的國有物流企業或民營物流企業來說,在人力資源的爭奪方面將受到嚴峻的挑戰。
上海到南寧物流運輸貨運配送專線 上海到?谖锪鬟\輸貨運配送專線
021-66082789 021 - 66080798 021-66082799 |